2020年的春天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,由于疫情影响,教育部向各高校提出了“停课不停学”的要求。身为教师的我虽然不能赶去医院救死扶伤,但是我们依然有我们的阵地要坚守,这个阵地就是我们的课堂。
面对着全新的教学方式,我内心无比忐忑,但是我上学期在南开大学的进修经历让我有了信心。在那里,我看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日常教学中,这让我意识到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模式,也是这次进修让我意识到,学习技艺要通达其道理和精神,不要拘泥于形式,只有静下心来不断学习,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。
01
一、课前准备:万事开头难
因为平台的稳定性、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等很难在下上教学中反映出来。为了解决这类问题,学校教务处对我们一线教学人员进行了培训,为我们提供了几种教学方式,我选了“雨课堂”直播来开展我的课程。在做好电脑、网络、麦克风等硬件设备的准备工作之后,为了熟练掌握平台的各种使用功能,我也反复和家里人进行过多次试验,以使教学内容能更好地与线上教学形式相结合。为了保证课程万无一失,我还准备了第二方案,防止由于平台原因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。
为了更好地适应线上教学,我不断调整PPT课件,在原本准备好的课件基础上加入选择题和问答题。课前在网上查阅网络平台应用的相关知识,完善线上教学手段。我在教案中也加入更适合线上教授的内容。在正式上课前,我用“雨课堂”进行了简单的试讲,和学生沟通找出存在的问题,及时进行更改。
02
二、线上教学:只怕有心人
每次上课我都提前半小时登陆平台,因为可能需要20分钟我才能登陆上去,然后我就赶紧通知同学们进入直播间,保证按时开讲。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和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,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了我的工作。
一是把弹幕打开,鼓励学生把不能理解的问题及时发送上来,在讲课的过程中我也会随时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弹幕回答,这保证我和学生之间的师生之间沟通的速度。
二是我会在课堂中间时不定时插入问答题,限制时间让学生提交答案,没有按时提交的学生后台会有数据记录。两者结合,基本解决了线上教学无法监督学生的问题。
最后,我也会采用线上板书的形式,将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问题给学生写出来,让学生对教学脉络做到一目了然。
03
三、课后补充:试看大千世界
为了更好地检验上课效果,我不定时地会让学生们把本次上课的笔记拍照片,限时间发到群里,笔记记录详细认真的,我也会当场进行点名表扬。总体而言,大部分学生们的认真程度是超乎我的想象的。
上课的时间毕竟有限,为了更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,我从网上购买了部分课程视频,课下发到学生群里,对课堂上不能详细展开的知识点进行补充。
由于对着电脑屏幕看不到学生的反映,生怕自己信息传递不及时,漏掉哪个知识点,会导致学生听不懂、不理解,所以我会在课下反复跟学生确认,鼓励学生将课上没有听懂的问题,在课后跟我交流。虽然每次上完课后我都很累,但是看到下课时学生们发的“老师辛苦了”“老师再见”这些简单的话语,让我十分感动,也让我知道,我的努力都是值得的。
04
四、课余生活:依旧海阔天空
在上课前或者是课间时,我总会和学生们聊些家常,询问学生在家里的环境和身体状态情况,学生们会用发弹幕的方式回复我,讲述一些自己的问题和想法,尤其是看到学生们发出“想开学了”“想早点返校”这些话的时候,我都感受到了学生们渴望返校,渴望学习的积极心态。
除了日常上课以外,我还带了三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。为了能够让毕业生按时完成论文顺利毕业,这一段时间我都采用线上指导的方式,帮助学生修改论文。除了经常督促学生按时提交论文以外,为了更好地代替面对面指导论文,避免出现线上指导不明确、交代不清晰的问题,学生的每篇论文我都是逐字逐句的进行查看,并且采用批注的方式,将需要修改的部分标注出来,方便学生学生修改。
“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经过三周的线上教学,我在不断反思与总结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,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,“停课不停学”不只是对学生提出要求,更是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,教师要肩负起“知而好学”的责任,不要停止学习的步伐,勇于踏出舒适圈,勇于接受新事物,不断磨炼、丰富、超越自我,以身作则,这样才能更好地承担教育下一代的责任。